越来越多的企业把注意力从市场战略转移到管理转型上来,期望通过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采购转型也成为不可忽视的一个课题。不过,大多数企业把注意力集中在直接材料的采购转型上,或者把直接采购和非生产性采购混为一谈。
如果说直接采购是为企业提供充足的弹药,那么非生产性采购则是为企业提供保证生命线的“粮草”。正所谓“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非生产性采购贯穿着企业的整条价值链,几乎覆盖企业的各个职能板块。因此从功能上来讲,非生产性采购不仅对其他业务模块起到支持的作用,还会起到部分的牵引和领导的作用。所以,非生产性采购管理的定位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被动交易型管理,而是主动的战略型管理。实际上,大部分国际较先进的企业已把采购管理上升到战略性的位置,其采购管理人员90%以上已开始参与战略制定和战略决策的活动中来。对中国企业来说,非生产性采购亟需转型,迎头赶上。
复杂的非生产性采购
简单来说,非生产性采购的特性就是复杂。
从数量来看,非生产性采购的品类多、供应商数量多、订单需求多、关联的需求部门多。以汽车业为例,一般公司的非生产性采购的三级品类数量根据划分的粗细度不同,少则几百,多则上千。而供应商的数量更是因为品类的繁多而成倍的增加。同时,订单的数量更是比直接采购多的多。而通常情况下,一个新的订单则意味着一份新的合同(框架协议除外)。所以,非生产性采购需要制定、审批和管理的合同的数量也是巨大的。
从差异性来看,非生产性采购的品类和品类之间的特性差异较大。比如办公用品和技术咨询,一个是实物类,一个是服务类。比如交付质量,在汽车业,直接采购的金属零部件和橡胶零部件可以统一要求质量标准为不合格率不得大于200ppm(既不合格率小于一百万分之200),而非生产性采购却没有办法这么统一的要求。此外供应商的差异也非常大,可能涵盖跨国企业以及连管理流程也没有的私营企业。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