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采购优劣势之分析
采购部门必须评估与供应商谈判力量,究竟有哪些优势或劣势,才能够选择适当的谈判策略与方法。例如属于买方力量占优势的状况,有下列各项:
(一)采购数量占供应商的产能的比率愈大
(二)供应商产能的增长超过买方需求的增长
(三)供应厂商产能利用率偏低
(四)卖方最终产品的获利率高
(五)卖方市场竞争激烈,而买方并无指定的供应来源
(六)物料成本占产品售价的比率低
(七)断料停工损失成本轻
(八)买方自制能力高,而自制成本低
(九)采用新来源的成本低
(十)买方购运时间充裕,而卖方急于争取订单
观察采购力量与供应力量的对抗情形,自然可以找出机会或弱点,据此能够发展对付供应商的策略(压榨策略或平衡策略或多角化策略),此等策略将成为采购人员执行工作的行动方针。
02议价技巧之一 —— 当买方占优势时
(一)借刀杀人
通常询价之后,可能有数个厂商报价。经过报价分析与审查,然后按报价之高低次序排列(比价)。议价究竟先从报价最高者着手,还是从最低者开始?是否只找报价最低者来议价?是否与报价的每一厂商分别议价?事实上,这并没有标准答案,应视状况而定。
一般采购人员工作均相当忙碌,若逐一与报价厂商议价,恐怕“时不我与”。且议价的厂商愈多,通常将来决定的时候困扰就愈多。若仅从报价最低的厂商开始议价,则此厂商可能倨傲不训,降价的意愿与幅度可能不高。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