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人们形成固有的偏见,导致凡是涉及到采购环节或采购事宜,相关的、不相关的职能部门都来插“一嘴”、都来“评头论足”,而且采购从业者还不敢“反抗”,否则一个“大帽子”就扣到头上了。
如果说认知偏差、根深蒂固的偏见是采购被要求做“证明题”的外因的话,那么,管理流程不科学就应该是导致这一问题的内因、根本原因。从实践的角度,笔者总结具体原因如下:
(1)询报价、核价流程
很多企业的询报价、核价流程不科学、不严谨,常常表现在以下几种情况:
-
采购人员“单线”联系供应商处理询报价事宜,即除采购自己知道,企业内部没有其他任何人知道。当采购员收到供应商报价后,另起一封邮件发给需求部门比如项目组、项目采购等等。这种做法很明显是不合规的,不合规导致别人(其他职能部门)质疑价格那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
供应商报价单不规范比如用excel报价、word报价、报价单中没有注明是否含税、缺失报价币种、公司抬头等等。报价是一件非常严肃、重要的事情,规范的报价单至少要包含但不限于这些关键信息:买卖双方公司抬头、单价、单位(是1pcs、10pcs还是1000pcs?或者是一桶还是一卷?等)币种、税率、MOQ、SPQ、LT、商品规格、制造商、制造商型号、报价日期、报价有效期、付款方式、交易条件(FOB HONG KONG、CIP HK、CIP HK等)、报价基于的数量、买卖双方联系人,如果是定制件(塑胶、五金、变压器、cable线等),还需要附上图纸或在报价单中说明是基于哪版图纸的报价等等。报价单应该是卖方签字、盖公章的PDF扫描档。
-
缺乏核价管控,很多企业是采购寻到价格之后就由采购员自己录入到ERP系统,所询的价格没有经过专业的采购、成本组或上级领导批复。
正是由于采购在报价过程中存在不合规、缺乏管控导致有时出现价格虚高、报错等情况被其他职能部门发现并以此来challenge所有采购的所有报价,从而需要做更多的“证明题”。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