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在降本旅途中经常会出现什么问题?
有些企业,采购分散在各事业部,公司的总体优势就被耗散了,没有集中公司量的优势打阻击战。
有些企业,一年开发N个产品,每个产品部件都餐餐有心意,料号不断增加。优秀企业某类物料降本抓TOP30的料号,但这类企业降本抓几页A4纸的料号,供应商怎么能满足诉求呢!
还有的企业,每个季度、每个月都谈价,谈不下来就开发新供应商。几年下来,供应商资源一堆,不聚焦,哪个供应商都吃不饱。同步,供应商层面,他们自己也不知道下个月还会不会有新订单,降价总是给自己留点后手。
还有的企业,降本就是压供应商、换供应商。但做这个动作前,忽视了对供应商的质量前置管控,忽视了降价降质,质量问题频频发生,导致公司的信誉受损、公司的品牌受损。
为什么你平时降成本这么困难,每到涨价的时候,第一个被通知的总是你,背后的逻辑以及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你只关注了20%的降本池子,却忽视了80%的降本海洋。交不上、买现货(基本是原来单价的5倍以上,紧俏的物料,有可能10倍也买不到)、支付额外的加急费……,这种只看单价降本是无意义的!
还有一些情况,因物料的不齐套,导致公司产线频繁的换线,质量问题也会频发等等,浪费了很多隐性的成本。这种成本实际上是对客户满意度的损失、对公司整体信誉度的损失,远远超过单价的降本。
这些部分都是被忽视的冰山下一角。
80%的降本空间在何处?
80%的降本空间到底在哪里?什么是TCO综合降本?综合成本怎么去衡量?
TCO实际上是一个理念,在这个理念下,我们要去思考怎样让公司的利益最大化,怎样去衡量降成本与交付、质量的平衡。大家要用好这种理念下的具体工具。
举个例子,如果供应商因价低不交货,导致到料不齐套,不能形成产品有效交付,就没有办法将物料变成现金,同时还有库存积压……这种降价,对公司的整体损失远远大于一个小小的降价。
再举个例子,大家不要小瞧“赎期”这二个字。很多公司往往忽视这把双刃剑,有很多公司现在还处于供应商交货、开票后,还要再对账状态。在对账的过程中供应商是不清楚要多长时间能够付款的……这种隐性成本,供应商一定会把它加在后续的销售单价中,至于加了多少,作为客户是不知道的。
谈一个相对长的赎期,明确让供应商知道什么时间一定能收到款,供应商也可以自己去思考怎么融资、怎样进行现金周转,实际上就是双赢降本。
华为早期,赎期很长,但是到了时间点,系统就会自动地付款给供应商,即使赎期长,供应商也愿意跟这种标杆公司去做生意,因为有预期。
苹果赎期也是很长的,但是大家都愿意做苹果的生意。大家也知道做苹果利润很薄,但是因为第一量大,第二应收账款是可预期的,所以供应商愿意付出一定成本来支撑双方的长期合作。
我们往往就是把类似这样的80%降本空间给忽略掉了。
评论区